談到弱勢扶助,很難不碰觸到避鄰效應 (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 一年半前,身為街友領域菜鳥的我跟孤狗大神請教了不少街友領域相關的研究。不管中英文最後都會提到重建人際圈是街友能回歸一般社會主流道路的關鍵。有個工作能租個房子,只是脫離流浪循環的第一步;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係,在脆弱時有人陪伴,才能在陷入負面情緒時有良好的支援系統,不易再度生活失序而掉入流浪循環。 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係往往也是最難的一步。街友多半失去家人或是與原生家庭關係不睦,要從原有的關係尋求支持往往困難重重。社會是否願意包容伸出接納的手,就成為重要的關鍵。 2013年剛來到萬華,逐步與不同民眾接觸。當他們聽到街友導覽的概念,大家的反應大出意料之外竟是好壞參雜。雖然有點受到打擊,但在靜心聆聽後,才發現有太多的誤解而造成不友善的反應。 所以,能讓街友回到社區重新建立人際關係連結,也成為街遊的重要目標。這一切,都從參加在地社造活動和傾聽開始。 在參加社造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和在地居民熟稔,也開始熟悉在地的風土民情。在傾聽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抗拒點;也在互動的過程中,慢慢讓一些居民了解我們的理念和作法,贊同的聲音也逐漸變多。 創造雙贏,讓社區願意敞開心胸 而這一切,都在日光呷百味時有了初步成果。 原本是個單純的贊助案,卻在想要跳出傳統救助觀念的腦力激盪之下,變成一個顛覆想像的社區活動。長期相處的社區夥伴 好管家 成員們紛紛跳下海支援,甚至在贊助案告吹之後,大家還是決定要自力舉辦。從籌備到舉辦,社區夥伴的戮力參與讓整個活動得以圓滿結束,更為貴陽街的人情味打出了名號。 理性溝通,創造出更多可能 329的大同萬華心願景座談是個完全公開的工作坊,讓關心大同萬華的人和在地居民以 World Cafe 的形式討論對未來的想像。來者不限,只要是有心參與的人就可以拉張椅子進來討論。也因為面對的是未知的對象,讓溝通的難度大增,事前著實令人有些惴惴不安。 川流不息的人群、環境整潔問題、終年不斷的發餐和街友夜宿現象讓艋舺公園成為當天中萬華桌最火紅的焦點。雖然一開始有些立場分歧,但在以誠懇的態度理性分析造成大家心生反感之處和對應配套措施後,點頭的人慢慢變多,甚至激發出在地居民自發以行動參與的火花,讓艋舺真正成為一個有包容力的地方。 這次成功的溝通經驗,著實為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雖然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距離目標又踏進了一大步了!
社會企業無法離開泥土而存活,在地的支持是前進的動力;和在地共存榮,才能讓社會企業長得更高大。就像某跨國銀行標榜從地方智慧跨入環球金融的口號一樣,我們正在以蹲馬步的精神經營在地,建立扎實的基礎後,才能在未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了解更多:
商業週刊:超越《總舖師》!街友當起尾牙大廚
好管家:中萬華桌討論實況 - 艋舺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