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者 - 港台生活誌】香港序
何喜華B.B.S., J.P. /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社協自1999年起開始服務邊緣社群及露宿者,2002年起,持續出版以露宿者為題的《野宿》系列圖文集 ,紀錄他們掙扎求存的故事。我們曾理想化地盼望香港會有一天完全沒有無家者,我們的工作也可功成身退。可惜,事與願違,經過20年寒暑,露宿者人口不跌反升,近幾年更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由2011年的511人上升至2018年底的1270人,人口上升接近1.5倍,期間政府資助宿舍宿位卻只增加20個。宿位供應長期短缺,但政府看似無意像房屋及土地問題般傾力地「追落後」;倒甘心樂意地繼續讓無家者處於社會邊緣的「落後」位置。
面對如斯窘局,或可放眼世界,為我們的工作帶來新思維。近如台灣的無家者工作,也十分值得本港參考。台灣早已引入英國無家者社會企業《BIG ISSUE》,在台灣中文譯名為《大誌雜誌》,為負責販賣此雜誌的無家者及弱勢社群提供工作機會,自力更生;也有街頭導賞團,讓無家者帶領公眾人士認識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在無家者與團體的爭取下,無家者在白天可將家當放置於台北車站及附近公園的指定位置,並由專責人員管理,將物品井井有條地擺放,讓無家者與普羅大眾於社區共融地生活而互不影響。
但無奈地,台灣與香港同樣面對租金昂貴及住屋環境惡劣的挑戰,促使兩地的無家者人口急速上升,無家者亦開始於24小時連鎖快餐店或網吧度宿。因此社協期望透過是次展覽《無家者-港台生活誌》,呈現及比較兩地無家者的生活狀況,讓無家者的聲音被聽見,並喚醒公眾對無家者的關注。
是次展覽及港台兩地無家者交流活動得以順利舉行,實有賴不同團體及義工鼎力協助。分別是資助機構樂施會、自2002年起,為社協義務拍攝《野宿》系列攝影集,至今接近20年的攝影師雷日昇、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台灣攝影師林璟瑋、楊運生,以及陳倩兒、陳柔雅、趙曉彤、楊子琪、金、霞六位文字工作者,為我們義務撰寫無家者的故事。當然最重要的,是一眾港台兩地的無家者,願意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向大眾呈現。
聞說香港電影《麥路人》(I’m Livin’ it) 快將上畫,電影主要講述在24小時快餐店內無家者的生活點滴,社協寄望社會大眾,不要視無家者只如「陌路人」,也接納無家者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同時,寄語港台兩地的無家者,如社協於2018年開始營運的社會房屋-「友家」理念一樣,重新建立生命的韌性及耐性,茁壯自立,從「無家者」成為真正的「有家者」。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簡介
七十年代是香港經濟起飛的黃金時代,但也是殖民地官僚體系保守封閉、貪污纍纍,民不聊生的年代。艇戶、舊型徙置區、木屋區居民等弱勢群體,滿目皆是。
1971年,一班關心香港發展及倡導公平合理社會制度的人士及教會神職人員成立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透過組織受影響群眾,提倡尊重民權、公民平等,推動民權發展。
時至今日,香港稱得上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富裕城市,但繁榮背後貧富懸殊卻更嚴重,隱藏著更多被遺忘的一群, 數以十萬計的籠屋劏房居民、及露宿者、數以百萬計的貧窮基層市民,在這城每天掙扎求存,社協關懷對象,隨著這城財富累積卻變得有增無減。
這群人無論在經濟或政治地位也處於弱勢,其人權往往被忽視。社協一直透過組織受影響群眾、培訓居民及連串社會行動,讓他們建立自信,明白自身權益,敢向政府反映政策問題。原本弱勢一群,團結起來卻成為一股改進不公平社會制度的強大力量。
社協亦在社區展開扶貧工作,為基層提供支援服務,並動員社會資源及各階層市民參與扶貧。
面對社會急劇變化,社協一直與草根階層走在一齊,爭取合理的生活。我們將秉持「人人平等」、「倡導民權」、「實踐公義」三大原則,在未來日子繼續與弱勢社群並肩作戰,期望更多有心人攜手捍衛人權法治,共同開拓仁愛和公義的社會。